Seems you have no WidgetKit installed but this feature relies on it.

Take in consideration that you could need the FULL WidgetKit version.

《KANO》熱血...弄假直至成真

Written by // 黃獎 2014.03.21 瀏覽次數 1751

怎樣才可以種出比正常品種更大的木瓜?台灣人在木瓜樹的根部釘一根鐵釘,令木瓜樹誤以為自己命不久矣,拼命把養份集中,要在生命中最後的一刻,結出最壯的果實,務求用最大的力量繁衍下去。

然後,又有另一個實驗,在每一棵木瓜樹都釘上鐵釘的時候,偏偏留一棵沒有釘,沒鐵釘的木瓜樹又會長出怎樣的木瓜呢?想不到的是,這棵樹一樣長出肥壯的木瓜,原來它被周遭的環境影響,認定木瓜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的,結果,無釘隨有釘,整個木瓜園出產與別不同的大木瓜。

台灣電影《KANO》中,棒球教練就是利用這種原理,把夢想植入球隊的心裡,再喚醒他們的危機感,啟動大家的潛能。在這部電影中,觀眾看到的,不單是一味的地獄式訓練,更是一個「夢想育成」的案例,描繪出一支長敗團隊,如何燃起希望和鬥志,短短一年間脫胎換骨,成為舉世觸目的勁旅。

KANO》的故事,以1929年的台灣為背景,刻畫一支由日本人、台灣人和原住民組成的嘉農棒球隊,在日本教練的訓練下,激發出求勝意志。1931年,球隊終能代表台灣征戰日本甲子園,令5萬位觀眾肅然起敬……也許,每一個夢想的開端,都是緣起於一個虛幻的念頭,問題是:如何弄假直至成真。

魏德聖導演採取了不一樣的開場,比賽十年後,一個日本球員,由於當年敗給KANO隊,隨軍隊到台灣嘉義,來看看究竟是什麼土壤,孕育出那麼鬥志強橫技術高超的壘球隊。幾場戲時空交錯,很有武俠小說中,絕世高手之間惺惺相惜的況味。

近年的台灣電影屢放異采,由2008年魏德聖導演的《海角七號》,到2011年九把刀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都一樣的叫好叫座,引起熱潮。我們看到台灣的電影創作人,在主流橋段之外,不斷發掘新的創作路線,令人耳目一新。可惜的是,非主流電影自有其制肘,當電影公司要引進這些另類作品來香港上映時,電影院不懂得如何去評估票房,結果呢?有少量獲得放映的,只分配了少量影院的有限場次,連挾九把刀盛名之《歐陽盆栽》也沒有預期成績,我們只知道指責本地創作因循舊套路,又哪來養份去孕育新一代的創作空間和欣賞選擇?

今年的《KANO》,剔除花巧,平實的描寫熱血,很可能就標誌了台灣電影的第三波熱潮,值得留意。

黃獎

資深廣告人,玄俠小說<首誌封神>作者,「萌動學生創作團」創辦人
馬上成為Supermami的Fans{JFBCLike url=http://www.facebook.com/pages/supermami/321920471152167 layout=standard show_faces=false show_send_button=false width=300 action=like colorscheme=light}

 

Joomla! 除錯主控台

連線階段 (Session)

側寫資訊

記憶體使用量

資料庫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