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miTv帶您認識什麼是全語文故事教學-第一集(共四集)
嘉賓:蘇子博士(蘇)及 趙老師 (趙)
主持:陳如楓 (陳)
陳:歡迎收睇MamiTv!最近就有朋友同我講,「喂你有冇聽過全語文故事教學呀?」,咁我就未聽過啦,咁我又覺得自己有過時,好似大鄉里咁。我唔知大家知唔知道呢?不過唔知唔緊要嫁,因為今日我就會去到早慧兒童教育中心,了解下究竟是什麼來的。
陳:蘇子博士和趙老師,可否跟我們講解一下,什麼是全語文故事教學?
蘇子博士:其實全語文故事教學這個術語是我自己發明的,這本是我所寫的書,已經是20年前了,但為什麼會有這本書出現呢?其實就是我以前,讀博士研究班時,以全語文作為題目,當時我與多個教育機構合作,當上了幼兒中心,和幼稚園的教師發展培訓導師,我就是教他們運用全語文的,在過程中發現,用這個方法教學非常有效。所以後來寫了這本書,現在實踐的理念,是做一套課程,更發現這一套課程帶出了很多樂趣,及實際的效果給小朋友。所以我便以此為中心的教法。
蘇子博士:其實在內容之中,你可以大概看到有這個圖⋯⋯你大概會了解到基本上都在說明我們的教學法不只會著重於文字上教學,而是會用句子形式來教學,還有,在聽說讀寫方面,是會結合在一起的。而最重要的,便是這裡,有關學習內容是與生活緊緊結合為一。所以這是一個很生活化的,學習語文的過程。
陳:我都知道你們特別推廣中文⋯⋯即中文課程教學,為什麼呢?
蘇子博士:其實你說得對!全語文本來就不是在香港、中國這些地方出現的,在20世紀時,基本上在美國、紐西蘭那是興起6、70年代。當時主要教授英語,以引入用於教授漢語,即中文來說,是由台灣人開始的,以香港來說,是因為我才開始流行的。為什麼會用於教中文呢?是因為教英語方面的問題,在香港有很多方法教導,但教中文方面,一直以來都是靠多讀、多寫、多記,并沒有想到用特別的方法,所以小朋友可能靠⋯⋯、背誦來記住,但我覺得用全語文故事教學,就實際解決了小朋友怕學中文的難題。另一方面,我們發覺用這個學中文的方法很有效,小朋友不單感到很大樂趣,而且更覺得,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吸收很多知識。所以 我們用了這個方法編排課程,令文字學習與生活結合,與生活常識結合,以及在寫作過程中可以發揮創意。
陳:會不會具體說明一下你們的教材和芳間其他的不同之處,我知道你們有些很特別的地方。
蘇子博士:那我先說說現在芳間的課程,例如現在以幼兒班(K1)來說,如果一般來說,他們在教文字時通常會以教單字為主,而去到低班時,基本上會教詞語的,如:牛奶、羊毛這些都是一個詞語,很少會去到一個講句子的層次,但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會重視小朋友的文字學習和句子結合在一起。雖然我們都會學雞、嘴等單字,但最終我們希望他們能在句子中學懂,還當我在讀「雞嘴尖」時,不只在讀字,也在讀概念,他們能認識到雞的嘴巴原來是尖的,我為了突出它的比較性,原來鴨嘴跟牠是不同的,那他便會有一個⋯⋯在讀的過程中,很清楚自己讀的每一個字的含意,另外在過程中亦會鞏固他們的記憶,即知道了這些動物的特性有何不同,繼而言之,例如「鳥頸短」、「鵝頸長」,他們不止在學習鳥或鵝的概念,更學習了⋯⋯
陳:牠們的特性
蘇子博士:該字所代表的意思....
早慧兒童教育中心
嘉賓:蘇子博士及趙老師
主持:陳如楓
剪接:Edward Lau 字幕:Pony